长江经济带战略助力城镇化发展
应当借力长江经济带战略,建立产业运营中心,并推进区域内公共服务、社保制度、交通等一体化建设,促进要素流通,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城镇化质量。 继4月25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出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之后,李克强总理日前在重庆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李克强总理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 据了解,长江经济带的范围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浙江和贵州9省2市。长江通道沿江有三大城市群,分别是东部的长三角城市群,中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和西部的成都、重庆双核成渝城市群。业内专家认为,长江经济带已上升到国家战略。...
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径选择
“二十一世纪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一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镇化。所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将影响世界的发展趋势和进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教授王满传日前在 “第二届中国新型城镇化峰会”上表示。 5月6日,由发展中国论坛、国家行政学院新型城镇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新型城镇化峰会”在北京国家行政学院举行,本届峰会首次发布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蓝皮书。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领导新型城镇化专题研讨班的学员等专家学者均围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提供公共服务 推进市民化 “我不认为户籍制度的改革是城镇化或者市民化的突破口。”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的发言开门见山。辜胜阻坦言,最重要的改革是公共服务体制的改革,如果没有户籍,只要把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头上,其实也就是对农民工的市民化服务。...
城镇绿色建筑:需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
不久前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从2012年的2%提升到2020年的50%。“无论是去年颁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还是今年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要提高绿色建筑在城镇新建建筑中的比重。”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表示。 有关专家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绿色建筑在我国将迎来快速的发展,发展绿色建筑最终还要依靠内生动力,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将对传统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促进作用。 我国绿色建筑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 绿色建筑并非人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使用了太阳能、地源热泵技术的建筑就是绿色建筑。我国对绿色建筑已有明确定义,即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城镇化发轫于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由此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农村时代向城市时代转变。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条件、政治体制差异等原因,世界各国发展出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四大类。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模式。美国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主义传统深厚。各级政府长期对城市化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要借助市场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市的集聚与配置,并由此形成了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城市群等。 该模式的优点:市场机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配置较为高效,有利于打破区域间行政藩篱与人为的隔离封闭,加速城镇化进程。...
绿色出行正当时 自行车备受推崇
自行车或许能够改变世界,它除了扮演交通工具的角色之外,还有更多的作用。 节能省时,助力减排 由汽车改换到自行车的好处似乎不言而喻。首先,减排是最直接的效果。如果纽约以汽车(包括私家车或出租车)作为通勤工具的市民中有5%改骑自行车,那么每年就可减少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其次,骑自行车还能带来社会福利,人们可以节省因交通堵塞而浪费的大量时间。目前,美国人每天在汽车上度过的平均时间约一小时。但如果这一个小时用于骑自行车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近期有研究表明,如果人们使用自行车,大家在通勤方面的整体快乐感会增加。 为女性赋权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苏珊·安东尼(Susan B. Anthony)曾经说:“自行车比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助于妇女的解放。它带给妇女自由和自立的感觉。每当我看到一位女性骑自行车时,都会停下来为她感到高兴……这象征着女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