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如何?蚂蟥告诉你答案
判断自然保护区是否真正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态学与环境保护中心团队近期首次利用蚂蟥吸食的脊椎动物血液中的DNA,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尝试,国际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相关研究结果。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公认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举措。截至2015年,全球已有约15%的陆地面积被划为自然保护区,但普遍缺乏野生动物,尤其是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信息。基于高通量条形码技术,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对占地677平方公里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了全面的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
热带雨林救不了地球 研究显示碳肥效应或未发生
热带雨林并不能够将人类从全球变暖中拯救出来。科学家曾一直认为,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温室气体将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热带以及其他地区的森林能够吸收并储存更多的碳。一些数据甚至表明,这种“碳肥”效应已经发生,同时许多气候模型假设这将有助于减缓全球二氧化碳水平的升高。然而一项对采集自玻利维亚、喀麦隆和泰国的树木年轮样本进行的最新分析却指出,在过去的150年中,并没有出现树木生长突增的现象。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热带生态学家Peter van der Sleen表示:“我们的研究说明这些模型可能太乐观了。”他说:“我们不能指望热带雨林在减轻气候变化方面帮助人类太多。”...
科学家描绘星系3D地图 揭宇宙暗带之谜
星际暗带背后隐藏着神秘的星际分子,使得观测宇宙的光谱图上出现了黑暗的部分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目前绘制的星系三维地图或将揭开星系与恒星形成的奥秘,尤其是在日常观测中研究人员所发现的神秘弥散星际暗带,如果我们能破解这个谜团,就能揭开银河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星系内恒星在哪个时期出现。早在1922年时,研究人员就发现一种奇怪的天文现象,来自遥远宇宙的光线在抵达地球前会被星系内的某种物质所吸收,形成了弥散星际暗带的现象,科学家推测该现象的形成与星系内物质分布有关,其中就包括了特殊粒子的存在。...
树木适应气候变化 “高糖”更耐旱
人如果高血糖会有许多健康问题,而树木“高糖”则不是坏事。一项国际研究发现,如果树木中一种名为“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糖分含量高,就会更加耐旱。这一发现有助于提高树木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在新一期《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报告说,此前曾有研究提到这种糖类化合物可能有助植物耐旱,但一直缺乏确切证据。为验证其作用,他们种植了10种热带树木的1400株树苗,将它们分为两组,抑制其中一组树苗的NSC糖水平。同时还通过干预这些树苗的光合作用,排除其他化合物对其耐旱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NSC糖受抑制后含量较低的一组树苗的耐旱性普遍不如对照组。在同等干旱情况下,NSC糖含量较高的树苗比其他树苗多存活的时间可达17天。...
澳天文学家发现最可能宜居星球
据外媒报道,近日,在离地球16光年处的红矮星附近,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领导的天文学家团队又发现了一颗行星,他们将这颗恰好位于宜居带上的行星命名为GJ832c。 2009年,天文学家还曾在这颗红矮星附近发现过一颗类木行星,即GJ832b。行星表面气温很低,绕红矮星一周需要9.4年。可以说,红矮星和两颗行星组成的行星系,就是一个简化版的太阳系。 此次新发现的GJ832c是一颗超级地球,质量约是地球的五倍。相比地球和太阳,GJ832c与红矮星之间的距离很近,但因为红矮星辐射弱,它最后接收到的能量跟地球从太阳上接收到的差不多。如果GJ832c的大气层厚度也与地球相近,生命就有可能在这个星球上存活,但可惜,庞大的体积往往意味着:大气层厚重、地表热量无法散发、温度过高,生命难以存活。 以类地指数(ESI)作为参考,距离地球23光年的Gliese 667C...
塞尔维亚“人工珊瑚站”拯救生态防海啸两不误
珊瑚为全球1/4海洋生物的家园,但海洋变暖致海水酸化,令珊瑚的钙质骨骼受威胁。据香港《东方日报》4月16日报道,塞尔维亚一名建筑师设计出概念移动人工珊瑚站,借电场吸聚水中的碳酸钙,令珊瑚礁得以快速形成,在拯救海洋生态的同时,它也能保护印尼等屡遭海啸侵袭之地的海岸线。 据报道,塞尔维亚建筑师玛戈设计的人工珊瑚站状似科幻小说的船只,靠连上太阳能板的岩洞形钢铁结构发出电流,吸聚海水的碳酸钙,令依附在钢架的天然小珊瑚虫得以用碳酸钙组成珊瑚虫骨骼,刺激生长。 珊瑚站同时用上复杂几何学设计,令珊瑚礁形成后,其阵势更有效令通过的海浪减弱。玛戈亦计划运用玻璃叠片,折射阳光至浅水区中,令其中的珊瑚借光合作用,更快形成较大型的珊瑚礁。...